热点信息
-
6月17日,滨州市阳信县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辅导报告会,邀请中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
-
6月16日上午,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东省主场城市活动在泰安举行。活动上,全国首个考古遗址公园...
3月31日—4月2日,“天山学子 融情齐鲁(山东·德州)”研学营暨“道中华·两河牵手”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行活动在德州举行,在为期三天的时间里,来自山东大学、济南大学、德州学院的40余名新疆各族大学生齐聚德州,感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文化脉络。下
著名学者、国家一级书法家、清华美院中国首届楹联书法高研班学员、中国楹联书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丁再献先生也在其中,丁先生集东夷骨刻文字创作了楹联一副,联曰:
禹城市莒镇某村贾某与邻居村村民魏某,于 2022 年5月经人介绍相识并确定了恋爱关系,同年农历8月定亲。定亲时,贾某一次性给女方魏某现金100000元,另给贾某的亲戚6000元,共计106000元,同时还有三金首饰,衣服。
山东省大力倡导敬献鲜花、诗赋信函、踏青遥祭、错峰祭扫、丝带寄哀思等文明低碳祭扫形式,通过组织开展网络祭扫、代客祭扫、家庭追思等活动,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的追思载体,推动绿色、生态、文明祭扫理念深入人心,让“绿色清明”成为新风尚。
近年来,像钱华一家这样选择海葬、树葬、花坛葬等生态安葬的人越来越多。今年3月31日,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全国已有26个省份出台了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实施意见,自愿选择生态安葬方式的人数呈快速增长趋势。
雨中祭英烈,哀思悼忠魂。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增强社区矫正对象爱国奉献、感恩生活的意识,4月4日上午,沂水县司法局院东头司法所在埠前庄烈士陵园举行了缅怀革命烈士 传承革命精神祭扫革命烈士活动。院东头司法所全体干警、全体社区矫正对象
近日,民政部举行2023年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指出,今年清明节群众踏青祭扫、安葬悼念、追思亲人的需求将明显增长,加上清明节假期仅有一天,“时间短、流量大、空间小、密度高”的特点更为突出,清明节当天祭扫的人流量将更
4月3日,在清明节来临之际,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龙家圈街道中心小学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清明祭英烈主题队日活动。
为倡导文明祭扫、推动移风易俗,近期,桑植县瑞塔铺镇人民政府联合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开展祭祀用品专项整治行动。
近年来,网络祭扫已成为群众表达哀思的重要方式。为更好服务群众需求,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祭扫氛围,中央网信办秘书局、民政部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祭扫秩序 倡导文明新风尚的通知》
6月17日,滨州市阳信县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辅导报告会,邀请中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
6月16日上午,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东省主场城市活动在泰安举行。活动上,全国首个考古遗址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