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福建江夏学院金融学院:“三链融合”育人才
日期:2021-12-28
浏览:
来源:
作者:邱格磊 穆红梅
福建江夏学院金融学院办学始于1978年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接创办的福建银行学校,办学历史悠久。至今共培养和输送了4万多名金融、经济等领域的专门人才,享有“福建省银行家摇篮”的美誉。学院重视立德树人,坚持思政育人与学科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相融合的发展路径,依托行业办学优势及众多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平台,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多年来,探索“专业链-产业链-联盟链”人才培育模式,三链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实现产与教、校与企从传统的“合作伙伴关系”向新型“发展共同体”转变,从“学术逻辑”向“产业逻辑”转变;人才培养也从流水车间式的“同质同构”向因材施教的“特质特构”转变。
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使命。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意味着立德树人使命,高校责任在肩。对于高校而言,就是要探索如何整合校内外各方育人要素,建立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发挥出整体育人功能;更应该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充分发挥现有优势,以优势之点,带动优势成线,从而实现优势成面。通过精准找到各个体系中的“最大公约数”,形成最强合力,重点攻坚,依托“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平台,打造具有自身亮点特色的“三全育人”机制,塑造亮丽“名片”。
福建江夏学院金融学院实践探索“专业链-产业链-联盟链”三链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旨在破解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实践中存在的资源条块分割、缺乏系统协调性及欠缺实践引导等问题,树立“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中心”的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向着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行、心理疏导与行为引导并重的教育模式转变,关注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需求。
三导师制 致力育人主体凝心聚力
金融学院以省级一流专业金融学为核心,投资学和经济统计学(金融分析)、保险学等为关联专业,持续推进财富管理专业链建设。
这个专业链汇聚了“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金融教育工作者”“省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教师“省财富管理应用教学团队”以及思想政治辅导员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优秀思政课教师。同时,金融学院联合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福建东方锐智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福建星嘉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金融、科技企业,共同建设财富管理学院。这6家企业派出经验丰富的行业菁英入驻专业链和产业链,成为参与财富管理人才培养的行业导师。
专业教师、思政教师和行业导师逐步形成“三导师制”,以“1+1+1”的形式组成“导师团”,每位学生在大学学业期间均可获得一个导师团的全程指导。金融学院牵头成立福建省应用型财经专业类教学联盟金融学专业委员会,以新建本科高校身份牵头天津商业大学、西安财经大学等行业协会、高校共同设立中国国际租赁教育联盟,通过联盟内校与校之间的师资与经验共享进一步助力财富管理人才培养。
精耕细作 探索育人资源深度整合
人才培养是个“如水浸润,渐以成之”的过程,金融学院发挥人才培养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首先从专业链上的基本要素——课程建设入手,建设“融·和”课程思政工作坊,以强大的吸附力吸引优秀的专业教师、思政教师和行业导师等各方力量与资源参与财富管理专业链上的“精耕细作”。
“融·和”课程思政工作坊紧扣立德树人的内核,将思政教育因子融入专业课程与实践,挖掘专业课程的育人价值,设置红色金融专区、课程思政大讲堂、案例库、研习会、交流沙龙和创新创业就业能力培训基地等,一方面培养学生“学习认知、逻辑思维、社会实践、科研创新、团队协作、组织领导、口头表达与写作”等综合能力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以及大学精神;另一方面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教、育、立、树”能力。以此为中心圆点,辐射专业链、产业链和联盟链,使这三者构成同心圆,并不断增强张力,最终实现“化理论为德行”“化知识为情怀”,造就价值观正确、业务素质过硬,有情怀、有担当的财富管理人才。
产教融合 实现育人实践有效衔接
金融学院将专业链整体与产业链并轨,邀请联盟链上的行业协会或高校,共同论证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编写教材、组建教师团队、建设高水平实验室、建设综合性实习与就业基地、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等。立足“以生为中心”,推动“岗·课·赛·证·创”融合建设:围绕混业经营趋势下财富管理资产多元化特点,打通专业课程间的壁垒,将银行、证券、保险、融资租赁、基金理财、金融科技等相关课程内容深度融合。
开展课堂深刻革命,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的不同,打破原有行政班级体制,进行班级或小组的重新分配,加入不同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块。在不同专业课程体系中嵌入理财规划师、特许金融分析师(CFA)、风险管理师(FRM)等职业标准,行业导师参与部分课程的全程授课。创新构建“企业+导师、赛事+项目、扶持+孵化”三级选拔、“通识教育、分类培养、大赛选拔、组建团队”四层培养的“成长进阶式”双创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明显提升,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毕业生“上手快,专业功底扎实,相当部分学生能独当一面”。
福建江夏学院金融学院“三链融合”模式在财富管理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探索,实现产与教、校与企从传统的“合作伙伴关系”向新型“发展共同体”转变,从“学术逻辑”向“产业逻辑”转变;人才培养也从流水车间式的“同质同构”向因材施教的“特质特构”转变。
福建江夏学院是我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这些实践经验和改革成果通过教学联盟得以交流和推广,对继续推进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传统文化门户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热点信息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
-
8月25日,湖南省总工会和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演艺集团在长沙举行座谈交流会。 会议指出,推进文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