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
济宁市任城区检察院:构建“三三制”党建业务融合工作体系,拓宽护航经济发展检察路径
日期:2025-09-25
浏览:
来源:传统文化门户网
作者:lxn886
济宁市任城区地处京杭大运河中心区域,素有“运河之都”美誉。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检察院第二党支部经济犯罪检察党小组,立足经济犯罪检察职能和区位优势,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部署,构建“三联”强基、“三维”聚力、“三型”增效的“三三制”工作体系,助力任城打造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支部连续四年获评“山东省反洗钱工作成绩突出集体”,荣获“全国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成绩突出集体”;经验做法入选“第四批全省检察机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典型事例”。
一、以政治引领推动“三联”强基,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检察供给效能
(一)理论联学凝心,凝聚发展共识。构建“党支部集中学—党小组研讨学—与包保企业联建学”的结对共学模式,开展“每周线上学、每月集中学”,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和在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最高检《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检察工作意见》核心要义,在党的创新理论中找寻检察履职、企业发展结合点,将思想共识凝聚到济宁“一个万亿、五个倍增”发展目标上。以“联学共建聚合力、双向赋能促发展”主题党日等为载体,深入企业开展问需调研36次,掌握企业诉求47条,对10余起涉合同纠纷、知产侵权等发展难题同研判、同解决,实现“1+1>2”的良好效果。
(二)人才联培提能,共商发展良策。出台《开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护航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推行“领导包保、支部推进、检察官跟踪服务”的“4+4+4”工作机制。选派老党员骨干、青年党员担任包保企业“重点项目推进检察官”,帮助一模具制造公司化解合同诈骗危机,挽回损失160余万元。联合运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场监管局等5家单位,到24家企业开展“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题活动30余次,梳理涉企内部腐败预防、税务风险防控等问题10余类,量身定制30余种解决方案。
(三)组织联动搭台,共护发展安全。建立重大案件专案组同步设立临时党支部工作机制,在办理胡某某等人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专案时,专班党支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政治引领,在精准打击上下游犯罪158名涉案人员的同时,重点开展境内外犯罪一体化综合治理,加大追赃挽损力度,切实守护网络经济时代发展安全,该案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
二、以机制建设深化“三维”聚力,主动融入社会治理现代化大格局
(一)上下贯通,服务大局更加有力。从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战略角度出发,经济犯罪检察党小组成立攻坚专班,制定《开展“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工作实施方案》,推动4件涉企“挂案”妥善处置。强化类案综治思维,对新行业、新业态发案趋势、监管漏洞等共性问题,深度研判形成专题报告10余份,部署开展区级专项行动3次,成功解决问题十余件。
(二)左右联动,服务发展更加高效。坚持“四大检察”一体履职,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设立跨部门、跨支部“党员先锋共建岗”,建立涉企“接诉即办、首办负责、七日办结、跟踪到底”机制,解决企业诉求170余件。推行“两同步四审查”线索研判机制,同步审查案件是否涉刑事追诉、民事侵权、行政干预、公益诉讼线索, 同步实施评估、教育、建议、专题报告,双赢多赢共赢的“叠加效应”进一步凸显。
(三)内外协同,监督合力更加凝聚。依托府检联动机制,与区市场监管局会签《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指引》,围绕非正常专利申请、恶意商标注册申请等现象,联合开展专项治理7次,促进“科技—产业—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办理某出版集团侵害作品发行权案件时,及时梳理跨区域行政审批漏洞,为济宁市完善市场主体准入退出审批提供案例参考。与侦查机关、金融机构、驻区国有企业等开展协作,强化检侦、检银、检企联动,以党建共建助推“同题共答”。办理赵某受贿案时识别涉案人员洗钱线索,引导固定再生证据并成功起诉,事后制发检察建议,实现堵疏同频、防治共举。
三、以经络畅联实现“三型”增效,全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打造“双链型”服务平台。结合区域产业布局、企业特性,构建“1+2”检察护航经济发展一站式服务平台。“1”是打造一个“线上网络检察服务点”,利用“12309”权益维护绿色通道和本院微信涉企平台,搜集企业需求160余条,对接辖区企业84家,解决法治需求67件。“2”是打造两个“线下检察服务联络站”,提供点单式服务。在金宇路智慧商圈,联合街道党工委打造集法律维权、便民服务于一体的“商圈移动服务窗口”,为小微企业提供检察监督和服务保障百余次。在观音阁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建立提供技术专利保护、犯罪风险防控预警服务的“检察服务工作站”,为39家企业提供法律咨询42次。
(二)队建与联建相结合,打造“互动型”服务网格。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涉法涉检诉求处置,抽调资深党员干警、业务骨干,与“楼栋长”等镇街党员队伍互联互通,借助矛调中心、“围炉夜话”“信用超市”等镇街平台,举办家门口的检察听证会10余场,成功化解3起涉众型经济犯罪矛盾纠纷。
(三)数字与办案相结合,打造“数字型”服务矩阵。依托智慧社区、智慧楼宇项目建设,为306家企业进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深化落实《关于加快推进数字检察建设的实施意见》,确立“解析个案→梳理要素→构建模型→类案治理”涉企案件办理流程,自主研发的“空壳公司涉刑事犯罪监督模型”获省院冠名,在全省范围内应用成案39件,建构起以数字监督护航新质生产力的可期路径。
一、以政治引领推动“三联”强基,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检察供给效能
(一)理论联学凝心,凝聚发展共识。构建“党支部集中学—党小组研讨学—与包保企业联建学”的结对共学模式,开展“每周线上学、每月集中学”,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和在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最高检《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检察工作意见》核心要义,在党的创新理论中找寻检察履职、企业发展结合点,将思想共识凝聚到济宁“一个万亿、五个倍增”发展目标上。以“联学共建聚合力、双向赋能促发展”主题党日等为载体,深入企业开展问需调研36次,掌握企业诉求47条,对10余起涉合同纠纷、知产侵权等发展难题同研判、同解决,实现“1+1>2”的良好效果。
(二)人才联培提能,共商发展良策。出台《开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护航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推行“领导包保、支部推进、检察官跟踪服务”的“4+4+4”工作机制。选派老党员骨干、青年党员担任包保企业“重点项目推进检察官”,帮助一模具制造公司化解合同诈骗危机,挽回损失160余万元。联合运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场监管局等5家单位,到24家企业开展“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题活动30余次,梳理涉企内部腐败预防、税务风险防控等问题10余类,量身定制30余种解决方案。
(三)组织联动搭台,共护发展安全。建立重大案件专案组同步设立临时党支部工作机制,在办理胡某某等人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专案时,专班党支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政治引领,在精准打击上下游犯罪158名涉案人员的同时,重点开展境内外犯罪一体化综合治理,加大追赃挽损力度,切实守护网络经济时代发展安全,该案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
二、以机制建设深化“三维”聚力,主动融入社会治理现代化大格局
(一)上下贯通,服务大局更加有力。从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战略角度出发,经济犯罪检察党小组成立攻坚专班,制定《开展“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工作实施方案》,推动4件涉企“挂案”妥善处置。强化类案综治思维,对新行业、新业态发案趋势、监管漏洞等共性问题,深度研判形成专题报告10余份,部署开展区级专项行动3次,成功解决问题十余件。
(二)左右联动,服务发展更加高效。坚持“四大检察”一体履职,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设立跨部门、跨支部“党员先锋共建岗”,建立涉企“接诉即办、首办负责、七日办结、跟踪到底”机制,解决企业诉求170余件。推行“两同步四审查”线索研判机制,同步审查案件是否涉刑事追诉、民事侵权、行政干预、公益诉讼线索, 同步实施评估、教育、建议、专题报告,双赢多赢共赢的“叠加效应”进一步凸显。
(三)内外协同,监督合力更加凝聚。依托府检联动机制,与区市场监管局会签《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指引》,围绕非正常专利申请、恶意商标注册申请等现象,联合开展专项治理7次,促进“科技—产业—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办理某出版集团侵害作品发行权案件时,及时梳理跨区域行政审批漏洞,为济宁市完善市场主体准入退出审批提供案例参考。与侦查机关、金融机构、驻区国有企业等开展协作,强化检侦、检银、检企联动,以党建共建助推“同题共答”。办理赵某受贿案时识别涉案人员洗钱线索,引导固定再生证据并成功起诉,事后制发检察建议,实现堵疏同频、防治共举。
三、以经络畅联实现“三型”增效,全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打造“双链型”服务平台。结合区域产业布局、企业特性,构建“1+2”检察护航经济发展一站式服务平台。“1”是打造一个“线上网络检察服务点”,利用“12309”权益维护绿色通道和本院微信涉企平台,搜集企业需求160余条,对接辖区企业84家,解决法治需求67件。“2”是打造两个“线下检察服务联络站”,提供点单式服务。在金宇路智慧商圈,联合街道党工委打造集法律维权、便民服务于一体的“商圈移动服务窗口”,为小微企业提供检察监督和服务保障百余次。在观音阁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建立提供技术专利保护、犯罪风险防控预警服务的“检察服务工作站”,为39家企业提供法律咨询42次。
(二)队建与联建相结合,打造“互动型”服务网格。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涉法涉检诉求处置,抽调资深党员干警、业务骨干,与“楼栋长”等镇街党员队伍互联互通,借助矛调中心、“围炉夜话”“信用超市”等镇街平台,举办家门口的检察听证会10余场,成功化解3起涉众型经济犯罪矛盾纠纷。
(三)数字与办案相结合,打造“数字型”服务矩阵。依托智慧社区、智慧楼宇项目建设,为306家企业进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深化落实《关于加快推进数字检察建设的实施意见》,确立“解析个案→梳理要素→构建模型→类案治理”涉企案件办理流程,自主研发的“空壳公司涉刑事犯罪监督模型”获省院冠名,在全省范围内应用成案39件,建构起以数字监督护航新质生产力的可期路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传统文化门户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下一篇:没有了
热点信息
-
济宁市任城区地处京杭大运河中心区域,素有“运河之都”美誉。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检察院第二党支部经济犯罪检...
-
近日,江源林区基层法院组织召开“队伍能力提升年”工作推进会,系统总结前期工作开展情况与成效、深入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