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多彩特色社团用传统文化浸润校园
突泉县各中小学积极落实双减政策,通过多元化社团建设为学生打造幸福校园生活。
金秋时节的突泉县中等职业学校校园里,彩绳翻飞、金丝流转,社团活动室传出阵阵欢声笑语。
编织社团工作台前,学生们正专注地调整着扭扭棒的角度,彩色材料逐渐变成栩栩如生的蝴蝶。这个融合草编、绳结、钩织等传统工艺的社团,不仅让学生掌握谋生技能,更成为文化传承的生动课堂。
参与编织两年的学生宋利颖分享道,这些看似普通的材料经过巧手编织,就能变成富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这种转变让她对传统文化有了全新的理解。
编织社团指导教师孙晓燕介绍说,这些凝结着民族智慧的工艺品,既在技能大赛中斩获奖项,又通过文创市集走向市场,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
移步手工制作社团,学生们正用指尖演绎着非遗之美。掐丝珐琅工作台前,银丝在铜板上勾勒出神话人物的轮廓;衍纸小组的同学们巧手翻飞,卷出的牡丹花瓣层层绽放;竹编区的学生耐心编织,竹篾逐渐交织成实用的筐篮。在拓印工作台前,学生们合作完成《英雄人物》组图,古老的雕版技艺与现代审美碰撞出新的火花。
手工制作社团的十二生肖工作台前,学生们正专注地完成自己的生肖作品。其中一幅以蛇为原型的掐丝珐琅作品格外引人注目,金丝勾勒的蛇身盘绕成吉祥纹样,珐琅釉彩在阳光下流转生辉。这幅作品出自社团成员翟艳茹之手,她表示通过创作十二生肖系列,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中生肖符号的独特魅力。
学校团委书记吴英贤介绍,学习开设的35个社团中,非遗类社团占比超三分之一,这些社团打破班级、年级界限,成为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温馨家园。
如今,突泉县校园内音乐、舞蹈、绘画等社团遍地开花,这些生动场景不仅展现了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更见证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少年手中的接续传承。
热点信息
-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节气文化与校园生活深度融合,9月23日下午,上海市体校精心策划的“秋分·...
-
连日来,荆门市掇刀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居民,用文明、简朴的方式,喜迎国庆节、中秋节。各站所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