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区生活,“一老一小”组合增进代际交流
“横要平,竖要直,就像做人要端正……”近日,在绍兴市越城区城南街道阳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员裘阿姨握着孩子的手,一笔一画耐心教授毛笔字。这是越城区推动“一老一小”组合增进代际交流的温馨一幕。
在越城区民政局公益创投项目的支持下,阳明社区五邻社积极开展“银龄童心 共悟家训”系列公益活动。项目以社区老年人和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围绕“王阳明家训”中“明本心、致良知”的主旨,通过“一老一小”组合模式,推动代际互动,既让老年人发挥余热、传递经验,也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习成长,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区生活。
为促进代际沟通从“被动”转向“主动”,阳明社区党委充分整合辖区内的党员和“银龄”人才资源,以他们为桥梁,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例如,家训书法课堂将传统文化与书法实践相结合,老人与孩子结对参与,老人书写家训,孩子临摹学习。在互动中,长辈们结合生活经历讲解字词含义,孩子们则从新时代视角提出见解,形成传统与现代的思想碰撞。
手工课堂同样成为情感交流的载体。中秋节前夕,社区组织老人与孩子一起制作月饼。老人们揉面、包馅,孩子们压模、印花。过程中,老人不仅传授手艺,也分享人生感悟:“小时候全家一起做月饼,哪怕只是豆沙馅,也吃得出团圆的味道。”“月饼边要捏紧,就像一家人心贴紧,日子才不会有缝隙。”这些朴素的话语,在互动中自然传递,不少孩子听后主动表示,要把第一个月饼送给爷爷奶奶。
此外,手工扇面制作、亲子阅读等活动也持续助力代际融合。在共读《王阳明》时,老人通过提问引导孩子思考“知行合一”“优良家风”等话题,让家训从文字走向生活。居民刘女士感慨:“以前不知如何向孩子解释家风,现在一起做活动,孩子会主动问‘我们家的家训是什么’,教育变得自然而生动。”
阳明社区负责人表示,系列活动有效增进了老人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与思想交流,社区代际氛围显著提升。未来,社区将继续创新活动形式,让党建引领下的文化互动,成为连接“银龄”与“童心”的暖心纽带,真正构筑起代际和谐、幸福共享的社区家园。
热点信息
-
10月25日,2025海丝文旅大展正在火热举行,“只此鄞州”主题展区表现亮眼,不仅多维呈现湖光山色、...
-
10月20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33个山东省非遗IP应用案例,蓬莱阁景区“‘非遗+旅游’深度融...





